一、主題
保護水、節約水
二、活動目的
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道理對于學生來說個個都很熟悉,但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往往有好多學生做不到。在大多數學生的觀念中,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為此,讓學生從了解水資源的現狀入手,引導學生切實感受到地球上的水資源變得越來越稀少和寶貴,進而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增強學生節約水資源的意識,并引導學生以生動形象、力所能及的方法把這種意識落實在實踐之中,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約水、保護水的良好習慣。
三、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一桶水、滴管。
學生準備:
(1)課前搜集有關水資源狀況的資料。
(2)調查了解周圍水資源污染現象、浪費水的情況。
四、活動流程
(一)小謎語,大教育
老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你們猜猜看它是什么?
從這個謎語中我們看出水資源非常重要,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水資源呢?
今天,我們主題班會的內容是“保護水,節約水”,希望大家積極參與。
【教學設想】通過這個謎語,讓學生意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讓學生初步了解水資源的現狀,主動加入節水護水的行動之中。
(二)小比喻,大感悟
1.出示地球儀:地球上藍色部分為所有水資源,海水占總水量的約97%,淡水占總水量的約3%。
2.提出問題:假如我們把地球上所有的水比作是一小桶,而淡水只占一小桶中的一小杯,這一小杯的淡水大部分分布在地球的兩極以及冰川,根據目前我們的科技水平是無法大量地開發和利用的。而能夠直接讓我們利用的淡水就是這一小杯中的一小滴??吹竭@樣的一滴水,你有什么感受?
3.教師小結:就是這樣稀少的淡水資源要供給全世界的人們使用,而且還時空分布不均勻,有的國家水多,有的國家水少。我國就是一個缺水的國家,甚至有很多城市長年處于嚴重缺水狀。
【教學設想】透過直觀形象的比喻,引導學生切實感受地球上的水資源變得越來越稀少、越來越寶貴,知道水的來之不易,增強學生珍惜水資源的意識,并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
(三)小故事,大道理
1.學生表演情景劇《水龍頭的見聞》。由學生自編自演自導。
2.老師:這些學生做得對不對?為什么?
3.老師請學生回答:假如你是他們,面對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教學設想】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故事,具有最直接的教育效果。根據“布白效應”,在這個環節里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談感受,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自己教育自己,這是一種“無痕教育”。
(四)小視頻,大發現
觀看節約用水的公益廣告《最后一滴水》。
【教學設想】通過播放公益廣告,讓學生知道哪些行為是浪費水的行為,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不節約用水,后人將無水可用。
(五)小活動,大德育
1.交流想法:
(1)你有沒有做過浪費水或污染水的事?
(2)在我們身邊有哪些浪費水、破壞水環境的現象?
(3)你有哪些節約水、保護水的好辦法?
2.護水行動:
你們想不想為節水宣傳出一份力?你想用什么形式來宣傳呢?
老師出示節水宣傳標志并作介紹。
學生自由制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一畫,寫一寫。
小結:同學們做得真不錯。這些都是節約保護水的好方法。
【教學設想】有目的地創設各種情境,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讓真實的生活走進學生的認識世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加深體驗,把決心化為行動,在生活中保護水、節約水。
(六)小詩歌,大領悟
【教學設想】通過將所學內容整理成朗朗上口的詩歌,用比較歡快的形式表演出來,升華了教學內容,孩子感悟更深刻。
(七)小拓展,大延伸
老師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不僅自己要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我們還要向周圍的人多做宣傳,讓更多的人來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這節課,我們從保護水、節約水說起,課后就讓我們從保護、節約每一滴水做起,讓我們共同來創建這個節約型社會,共同創造這個美麗的世界吧!
作業:課后請同學們制作節約用水方面的手抄報,把節水方法告訴家人,并按預設的計劃實行。
【教學設想】根據美國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提出的“學習金字塔理論”,在“聽說讀看寫做”這六個教育教學環節中,“做”是最高效的,“學以致用”能夠收到立竿見影的教育效果。因此,要讓學生把收獲轉變成實際行動。
五、課程總結
1.班主任對這節班會課進行簡單的總結。
2.然后有針對性地請班上幾個平時不注意節約用水的同學談談這節班會課的收獲、感受,反思平時的行為。
3.最后,再一次呼吁同學們行動起來,做一個不浪費水資源、會保護水資源的人,進一步明確這次主題班會的目的。